isPc
isPad
isPhone
当前位置: 首页 >  妇女发展 >  巾帼就业创业促进行动 > 
裕固族“单手绣娘”创办萨姌琛:与残疾姐妹一起追逐梦想
时间:2022-8-24 16:05:27 来源:中新网甘肃 作者: 浏览次数:
图为在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残疾人辅助性就业中心里,潘小红为绣娘传授刺绣技艺。肃南县委宣传部供图

  中新网甘肃新闻8月24日电 (安晓)在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隆畅河河畔,坐落着一家名叫“萨姌琛”的文创手工作坊。走进这里,五颜六色的布料、晶莹剔透的珠子、各式各样的手工刺绣品、漂亮的民族服饰映入眼帘,绣娘们或单独或两三人一组,用巧手编织着手工艺品,一派忙碌景象。

  这家手工坊很特殊,因为它是由一位残疾女性潘小红一手创办起来的残疾人辅助性就业中心,而店名 “萨姌琛”在裕固语中就是“单手绣娘”的意思。

  意外,让她踏上刺绣之路

  初见潘小红,开朗的性情、健谈的话语、专注的眼神,你很难想象在她身上经历了那么多挫折。

图为潘小红在进行传统刺绣。肃南县委宣传部供图
图为潘小红在进行传统刺绣。肃南县委宣传部供图

  1976年,潘小红出生在肃南县一户普通的牧民家中。蓝天、草原、羊群是她童年最美的记忆。然而,在她两岁那年发生了一场意外,让她左手手指永远留下残疾。祸不单行,在她8岁那年,被一块从高处落下的石头击中头部,经过医生的全力抢救,终于转危为安,却丧失了语言功能,身体也失去知觉无法走路。在家人的悉心照料修下,一年后她可以站了起来。后来,她在家慢慢练习,经历了重重困难终于可以正常说话。

  为减轻家庭负担,年仅17岁的潘小红执意要出门打工,挣钱帮父母还债、补贴家用。因为手有残疾,加之又有语言障碍,给她带来不小的影响。“那时候,很多手艺人都不愿意接收我,觉得我做不了太多事情。”回忆起当初的情景,潘小红有些辛酸地说道。

  当你微笑着去面对一切,生活便会回馈更多的喜悦。裕固族是一个草原游牧民族,刺绣是裕固族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打小就受到身边大人的熏陶,让她对刺绣产生浓厚的兴趣。凭借着自己的天赋和夜以继日的努力,短短的几年就掌握了刺绣技法,从此开启了潘小红与刺绣一生的缘分。

图为潘小红创办的残疾人辅助性就业中心“萨姌琛”。肃南县委宣传部供图
图为潘小红创办的残疾人辅助性就业中心“萨姌琛”。肃南县委宣传部供图

  “我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既然我喜欢刺绣,干脆就开个店。”1995年,潘小红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开了一家杂货铺,在售卖各式各样小挂件的过程中,她开始尝试手工艺品制作。

  创业伊始,潘小红只做传统产品,随着经验的积累,她开始扩大产品规模。通过一次次赴外学习取经,她慢慢掌握了手工串珠、绳编工艺、钩针编织、丝网花、钻石画等十多种纯手工技能,潘小红走出了属于她的路。

  信念,让残疾姐妹追逐梦想

  “作为一名残疾人,能取得今天的成绩,与我身边的亲朋好友还有残疾人兄弟姐妹对我的关爱支持是分不开的,因此我常怀一颗感恩之心,与人为善,努力工作。”潘小红说,她非常了解残疾人的不易,更深知自己的社会责任。

  天生勤奋好强的潘小红,经过自身努力,学会了各式各样的刺绣方法。她决定将这门手艺传授给身边的残疾人朋友,带领大家一起致富奔小康。

  借助肃南县提供的创业奖补等资金帮助,2016年潘小红成立了肃南县画艺手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她把全县的手工刺绣爱好者招引进来,便于互相交流学习。同时,积极组织开展技能培训,吸纳58名贫困户、残疾人就业,带动培训残疾人60多名。

  “我始终认为,帮扶残疾人不能单纯停留给她一个工作机会就结束了。”谈及现状,作为残疾人的潘小红颇为感慨。“不管是我们开设手工坊,还是上门入户帮扶,说到底不仅是在为残疾人争取提供就业机会和岗位,更是在帮助她们重新进入社会,融入集体,过上正常的生活。”

  在“萨姌琛”文创手工作坊长期工作的绣娘王小梅分享自己的故事。“没来之前,我就是一个在家啥事干不了的人,在家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愿接触人,自从潘姐到家去找我,就是说有个手工刺绣活让我来。刚开始我不愿意干,觉得自己笨,她一次次的引导,一次次的说服我,最后我还是来到这里。”在潘小红的帮助下,她用双手实现了自身价值,对生活充满了自信心,对潘小红也有着说不尽的感激。

  如今,潘小红的“扶贫车间”成了张掖市首家“县级乡村就业工厂”,公司先后被肃南县政府残工委评为“残疾人就业培训示范基地”,被甘肃省残联、甘肃省人社厅评为“全省助残先进集体”,潘小红也被甘肃省残联评为“全省陇原脱贫攻坚巾帼带头人”。

  责任,让传统刺绣焕发生机

  近年来,民族刺绣这一传统的民间手工技艺作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走进了公众视野,民族刺绣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肃南县境内居住着裕固、藏、蒙古、回、土、满等20个少数民族,民族刺绣有着悠久的历史,刺绣手艺在民间广为流传,衣服刺绣、鞋子刺绣、背包刺绣等产品独具特色。如今,民族刺绣已经成为当地乡村旅游元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我发现除了肃南的风土人情让游客流连忘返外,带有浓郁民族特色的饰品也深深地吸引了他们,离开时都会买一些有当地特色的枕头、挎包、荷包、钱夹等带回去送人。”潘小红抓住了好机遇,通过自主创业走上了致富路。但是在她看来,把传统服饰送进市场,只是自己迈出的第一步,离自己传承民族文化的目标还是很远。于是,她在思考,如何在保护中发展当地的民族文化。

  经过深思熟虑,潘小红跑前跑后,扩建车间,通过培训一批优秀绣娘传承民族刺绣文化,提升当地妇女刺绣技能,把“手指技艺”转化为“手指经济”,实现居家就业创业,为助推乡村振兴增添活力。她在传承民族传统刺绣手工艺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理念和元素,产品种类涵盖衣帽鞋包、家居用品、手工艺品、文创产品等。在培训内容方面,她围绕民族传统刺绣的图案设计、针法搭配、色彩搭配以及各种针法技艺现场实际操作等方面进行讲解,让绣娘们听得懂,记得住,学得会。

  在潘小红不懈的努力下,她的“扶贫车间”被认定为县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不仅让传统刺绣文化焕发勃勃生机,更走出了“针线活”增值的新路子。她全身心投入事业,也成为一名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践行者和推动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