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Pc
isPad
isPhone
当前位置: 首页 >  妇联要闻 >  新闻动态 > 
“母亲水窖”圆了陇原千万农村家庭幸福生活梦
时间:2013-06-21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

  将每一个爱心人士微笑的力量凝聚起来,汇成一股洪流,在西部干涸的土地上灌溉出一片希望,这就是“母亲水窖”。一口“母亲水窖”,给干涸的生命一线生存的希望,给一个贫困干旱地区的缺水家庭一丝美好生活的绚丽阳光,给一群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西部农民铺就一条奔向幸福生活的圆梦路。

  甘肃地处祖国西北,总面积45.4万平方公里,总耕地5232.41万亩,其中旱地占70%以上。省内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海拔在1000—3000 米之间。水资源极度匮乏,年平均降水量约280.6毫米, 有三分之一的县区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植被覆盖率差,森林覆盖率为9.9%,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全省辖14个市(州)、86个县(市、区),总人口2557万,其中妇女1251万,占总人口的48.9%。截止2010年底,全省仍有64%的县区属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贫困人口占全省农村人口的17.39%,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425元,处于全国后位。干旱缺水仍然是制约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之一。  2001年,为紧密配合党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帮助西部农村缺水地区的贫困妇女和家庭解决饮水困难,全国妇联、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在全国范围内发起了支持西部省区的 “大地之爱·母亲水窖”(以下简称“母亲水窖”)项目。省妇联领导高度重视该项目的开展,因地制宜、探索符合实际、特色显明、有可持续发展效应的项目运作模式,注重“母亲水窖”项目的综合扶贫作用,通过项目的开展,有效地解决了广大农村吃水难的问题,显著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和发展环境,同时,实现了项目的辐射带动作用。  “母亲水窖”已成为我省妇联系统最大的公益扶贫项目。  自“母亲水窖”项目启动以来,我省共收到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社会各界爱心组织和爱心人士捐助资金6859万元,覆盖全省13个市州的75个县市区、241个乡镇、436个行政村,共建成集雨水窖42531眼、小型集中供水工程92处,帮助42.8万群众解决了生产生活用水问题。

  2008年8月-2013年5月落实“大地之爱·母亲水窖”及“母亲水窖·饮水安全”项目资金2612.97万元,在59个县区的121个行政村和24个学校,建成集雨水窖9355眼、小型集中供水工程36处,解决了16万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问题。 

  省妇联连续五次获得全国“大地之爱·母亲水窖”项目优秀组织奖。      “母亲水窖”哺育了项目村经济的整体发展。  在“母亲水窖”项目实施中,我们通过强化和落实“四个结合”,充分发挥“母亲水窖”项目的示范带动作用,最大限度地改善了项目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一是将“母亲水窖”项目点的选择确定与实施安全饮水工程相结合,在解决饮水困难的同时实现了安全用水。二是集雨水窖与小型集中供水工程相结合,综合利用天上水、地表水、地下水,走同步推进,共同发展的路子。三是与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相结合,使项目村山、水、田、林、路实现综合治理,整体脱贫。四是着力将项目后续发展与实施“五个一” 工程相结合( 即每户打1眼水窖、养1圈家禽家畜、建1处沼气池或1个太阳灶、修1个卫生厕所、发展1处庭院经济或输出1个劳务),有力地促进了项目村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庭院经济的发展。  “母亲水窖”圆了广大农村妇女的幸福生活梦。   我们通过把“大地之爱.母亲水窖”项目与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有机结合的多种运作模式,整合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妇女参与式整村推进、巾帼致富小额信贷等项目资源,引导更多的农村妇女参与农村产业发展,帮助她们创业致富,取得了丰硕成果。  庆城县药王洞村农民贾秀玲,自从家里建起了母亲水窖以后,新盖了五间大瓦房,在房前屋后种上了菜园和花园,便把家中闲置的房屋腾出来,搞起了“农家乐”小餐馆,仅餐饮一项月收入可达7000多元;2010年,庆城县妇联又帮助她和同乡的姐妹们申请办理了妇女小额担保贷款,用来扩大经营。靖远县靖安乡为修建水窖的200户农村妇女进行枸杞种植培训,并为每户投放妇女小额循环金2500元,种植枸杞3亩,当年就采摘干果300斤,共收入3600元,一年就还清贷款。临夏市将南龙镇因修水窖而解放出的女劳动力组织起来进行手工地毯编制技术的培训,采取就近建加工点和在培训基地就业的方式灵活就业,逐步形成“公司+农户”的生产模式,实现总产值43.4万元,年人均增收2600元。  “母亲水窖” 滋润先进文明的生活方式在农村生根发芽。

  在“母亲水窖·饮水安全”工程的试点村,我们结合家家房前屋后有菜园的实际,设计推行了供水入厨和厨房排水一体化工程,净水入厨,污水入园,既节约了水资源,又发展了庭院经济,加快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转变了农民生产生活方式,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天祝县阳山村引导当地群众充分利用水窖发展庭院经济,很大程度地减缓了地下水水位的下降速度,有效地促进了项目区植被恢复,对石羊河流域源头综合治理发挥了显著作用。

  “母亲水窖”为面朝黄土的西部母亲绘了新颜。

  “母亲水窖”项目的实施,将贫困干旱地区妇女从繁重的取水劳动中解放出来,通过培训,引导妇女学习卫生健康知识,提高妇女对水介质传染病和妇科病应对与救治能力,培养妇女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改善了广大农村妇女的生存发展环境;通过整合小额信贷、妇女小额担保贷款等项目资源,大力扶持农村妇女创业就业,使妇女在家庭生产经营中有了决策权、发言权、支配权,妇女的“四自”精神和参与发展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妇女在家庭中的自身价值得以体现。  5月中旬,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沈跃跃一行在我省调研时,对“母亲水窖”项目实施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针对甘肃上下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扶贫工作期望要求的发展形势,在积极协调国家水利部每年支持我省“母亲水窖”工程专项资金,彻底解决50000人的饮水问题。这一延续着习总书记厚爱的真挚关爱,将使甘肃“母亲水窖”工程在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的进程中为美丽中国的蓝图增色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