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Pc
isPad
isPhone
当前位置: 首页 >  妇联要闻 >  新闻动态 > 
以案释法,让法来到妇女身边
时间:2015-07-31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

  法治宣讲如何才能讲到妇女的“心坎儿”上,让妇女有兴趣、看得懂、记得住、用得着?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省妇联开展了一次民意大调查,根据民意调查结果,精心设计了以案释法活动,一改以往课堂说教式的宣讲方式,针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如家庭暴力、土地权益、劳务纠纷等,挑选真实案例开展“模拟法庭”,让群众最直观的参与“司法审理”,接受法治教育。

  找准普法切入点  省妇联分别针对普通妇女群众和妇联维权干部设计了两套问卷,结合精准扶贫工作,让驻村干部带到农村开展问卷调查,对农村妇女群众的法律需求和基层妇联维权干部的工作难点进行了一次摸底。调查发现,很多农村妇女对法治宣传标语并不是很理解,对法治讲座也感到枯燥乏味,学习的兴趣不浓,她们希望能在贴近生活的真实案例中学习,让法律变得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基层妇联的维权干部也普遍感到组织法治宣讲活动的号召力不够强,群众按分派名额参加的多,自觉参加的很少,希望能以群众关心的热点焦点案例,把群众自觉吸引到法治宣传的活动中来。  推广普法好模式  急基层之所急,应群众之所需。省妇联根据民意调查结果,一改以往课堂说教式的宣讲方式,精心设计了以案释法活动。今年3月,省妇联联合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省综治办、省司法厅,在省高级人民法院“妇女之家”共同开展了以案释法活动,并以此活动启动了甘肃省“建设法治中国·巾帼在行动”活动。半年来,基层妇联纷纷效仿,结合实际采取法官、检察官、律师以案释法,通过突出事关妇女儿童切身利益的案件审理,开展贴近生活、贴近家庭、贴近妇女的普法宣传和维权服务,让妇女群众在一个个生动的案例中增进对法律知识的了解,感受司法的公正。  扩大普法覆盖面  为实现万“家”联动,省妇联趁热打铁,联合省高级人民法院共同行动,借助专业力量,把法律知识送进“妇女之家”。要求全省每个“妇女之家”年内至少开展一次以案释法活动,首批在全省58个贫困县、17个插花县所有“妇女之家”开展,然后在全省全面铺开。截止目前,全省已有7000余个村(社区)“妇女之家”开展了“以案释法”活动,法治宣传变分派名额参加为群众积极主动参加,受益群众达6万多人,全省法治宣传的高潮正在逐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