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30日,省妇联巡视员管春梅带领发展部工作人员,深入漳县三岔镇刘家岘村、武当乡张坪村,调研妇女精准扶贫工作。
实施“母亲水窖”项目是省妇联开展妇女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抓手,在解决贫困妇女吃水用水问题的同时,还通过项目带动发展庭院经济和特色产业,改善生活方式和卫生习惯,达到整村推进的效果。我省于2001年正式启动“母亲水窖”项目,漳县是全国第一批项目受益县。
管春梅一行深入漳县三岔镇刘家岘村能岸社的汪六十家中,实地察看了他家当年修建的“母亲水窖”,当得知这眼小小的水窖仍然在发挥重要作用时,管春梅感慨地说,落实到一家一户的“母亲水窖”项目的实施,极大地改善了我省贫困干旱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解放了广大妇女的劳动力,让妇女们的家庭和社会地位显著提高。管春梅指出,14年的实践证明,“母亲水窖”工程是我省大规模利用雨水、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的典范工程,也是妇联组织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的重要体现,更是我省水利建设的有效补充,让那些山大沟深,国家安全饮水项目暂时覆盖不到的村社也能解决吃水困难,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
在调研中,管春梅一行还考察了漳县武当乡张坪村的妇女手工编织产业。发展手工编织产业、打造陇原巧手品牌是省妇联开展妇女精准扶贫工作的又一重要举措,旨在通过帮助贫困妇女掌握手工编织一技之长实现居家就业。漳县妇联抢抓省妇联大力发展妇女手工编织产业的契机,成立贵清山手工编织协会,并通过这一示范基地对全县贫困妇女开展手工编织培训,并积极研发产品、争取订单、拓展市场,取得一定成效。武当乡把发展妇女手工编织产业纳入全乡产业发展规划,通过村级电子商务便民服务点,帮助妇女销售手工制品实现脱贫增收。管春梅对漳县妇联和武当乡妇女精准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希望他们继续把发展妇女手工编织产业作为服务妇女脱贫致富的重要举措,不断扩大培训规模,积极探索陇原巧手产品的销售渠道,为妇女创业就业、脱贫致富搭建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