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省妇联继续把帮助建档立卡贫困妇女精准脱贫,作为妇联工作的第一要务和重中之重,进一步明确以2016年建档立卡贫困户中16-60岁的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妇女为重点对象,不断强化陇原妹培训输转、陇原巧手培训就业、妇女小额贷款扶持女能人示范带动三大举措,切实帮助10万贫困妇女摆脱贫困。一是把陇原妹培训输转作为“拔穷根、增收入”的最直接最有效的举措,成立甘肃陇原妹巾帼家政服务有限公司,通过市场化、规范化运作,提升品牌效应、扩大输转规模,年内帮助2.5万名贫困妇女“走出去”在家政领域就业增收。二是把陇原巧手就业作为妇女不离乡不离家不耽误生产劳动灵活就业的有益手段,开展技能培训、强化宣传推介,壮大经纪队伍、搭建营销平台,努力打造集培训、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妇女手工产业链,年内帮助3万贫困妇女“干起来”居家增收。三是把妇女小额贷款扶持能人带动作为产业扶贫的重要抓手,通过妇女小额贷款扶持培树一批种植、养殖、农副产品加工、农产品流通、民俗旅游、农家乐等特色产业女带头人,创建各类巾帼创业示范园,带动更多贫困妇女走上脱贫之路。
为了真正将省妇联妇女精准扶贫三大举措落到实处,4月7日-8日,省妇联党组书记、主席苏君带领发展部工作人员,深入漳县、西和县开展调研督查,发现问题,指导工作,推动落实。
在漳县三岔镇朱家庄村,苏君重点查看了贫困妇女建档立卡、三大举措与贫困妇女对接及大数据平台录入等工作落实情况。苏君还考察了三岔镇凤翔腾妇女养殖合作社带头人杨文梅的养鸡基地,鼓励她自己富余了还要带动周边贫困妇女共同富余,要求当地妇女协调解决资金、技术、防疫等难题,帮助合作社做大做强,切实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在大草滩乡新联村,苏君考察了妇女小额贷款扶持的农家乐,指导当地深入挖掘贵清山旅游资源,进行全方位大视野规划,通过民俗旅游带动贫困妇女致富。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苏君指出,漳县是全国妇联定点帮扶县区,漳县的妇女工作水平代表了全省妇女工作的水平,省妇联、定西市妇联、漳县妇联都要在定点帮扶中担当重任,发挥作用。苏君强调,妇联组织一定要围绕精准扶贫大局,找准自身定位和工作切入点,从理念、思路、内容、方式等方面进行突破和转型,实实在在干一些妇联能干的事情,并提出四个方面的具体要求。一是省妇联确定的陇原妹培训输转的精准扶贫举措,非常切合漳县实际,漳县要在组织动员贫困妇女做家政上多下功夫,解放思想,扑下身子,按照年初申报的输转任务,切实帮助500名贫困妇女走出去实现脱贫。二是实践证明,能人带动效果明显,要下大力气培树一批女带头人、女经纪人,多联系宣传动员,多帮助解决问题,通过她们带动贫困妇女脱贫。三是大数据录入是基础工作,要将妇女精准扶贫措施与贫困妇女一一对接,真正做实做细。四是要有脱贫的紧迫感和压力,改变大而化之、大水漫灌、形式主义的工作作风,切实把底数搞清楚、措施弄到位、路径找准确,持之以恒地抓好工作。
苏君在西和县期间,深入创新创业示范园、乞巧文化产业发展公司、长道镇大柳村乞巧坊妇女刺绣协会、石堡乡包集绣艺文化产业公司,通过考察陇原巧手示范基地、了解巧手产品营销渠道、掌握从业贫困妇女收入、与党政领导、陇原巧手经纪人交谈等方式,重点调研督查了陇原巧手产业带动妇女脱贫落实情况。苏君对西和县发挥乞巧文化资源优势,拓展线上线下营销渠道、发展陇原巧手产业、带动贫困妇女脱贫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苏君指出,西和手工刺绣产品工艺精湛、外形美观,经济实用,充满浓郁的乞巧文化元素,但在产品设计、对外宣传及市场接轨方面,还有较大差距。要充分借鉴手工编织工作先进地区经验,紧紧围绕妇女精准脱贫这一主线,做大做强陇原巧手产业,创建站得住、叫得响的示范基地,起到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效果。最后,苏君从全国妇联定点帮扶西和、省妇联妇女精准扶贫工作出发,对如何做好乞巧文化这篇大文章、扩大一年一度乞巧文化节的影响力,切实把陇原巧手发展为富民增收的特色产业,与当地党政领导进行了深入交流和具体商谈,并对在石堡乡包集村——乞巧传习所创建陇原巧手民俗村达成合作意向。
苏君还就全省各级妇联凝心聚力、配合全国妇联开展定点帮扶工作,与全国妇联定点帮扶调研组交换了意见。
陇南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杨秋红,西和县委书记曹勇,西和县县长郝爱龙,漳县县长刘静一同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