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2016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正式颁布实施,反家暴已明确是国家、社会和家庭的共同责任。全国妇联的一项最新抽样调查表明,有16%的女性承认被配偶打过,14.4%的男性承认打过自己的配偶。全国2.7亿个家庭中,遭受过家庭暴力的妇女已高达30%,每年约40万个解体的家庭中,25%缘于家庭暴力。
在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过程中,平川区妇联发挥自身优势,大胆尝试解决婚姻家庭矛盾的新途径,致力于开展家庭暴力预防与干预、婚姻家庭咨询与辅导,创造性地开展社会化维权工作。与公安、司法、检察院、民政、卫计等部门协商分别建立反家庭暴力“五中心”,成立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调解委员会。通过多部门协作发布“人身保护令”和“告诫书”等,为家暴受害人撑起法律保护伞。
区妇联策划成立了“平川区反家暴周末工作室”,这是白银市第一个完全由妇联维权干部、检察官、心理咨询师组成的反家暴志愿者公益组织。工作室的成立旨在促进民众提高反对家庭暴力意识,树立健康文明婚姻家庭观念,营造幸福健康的家庭生活,同时也是妇女儿童维权社会化理念的一种积极探索和尝试。
《案例》
11月13日下午17:30,一位受暴妇女哥哥来到区妇联寻求帮助。受暴妇女产后只有20多天,12日晚遭受其丈夫家暴,正在总院急救中心留观,受暴妇女婆家人和娘家人在医院情绪异常激动,即将发生冲突。区妇联遵循及时、有效、干预的原则,防止事件进一步升级,预防和遏制受害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不再受到侵害,第一时间通知110反家暴中心出警,联系医院做好受害人的病历记录工作。区妇联维权干部随即和反家暴周末工作室志愿者赶往医院了解情况,为受害人做心理疏导和心理抚慰。到医院后,维权工作人员详细询问了有关情况,掌握事件前因后果后,就本事件涉及的法律问题给双方作了详细的讲解,随后又认真听取了家属的意见。一场即将恶化的婚姻家庭纠纷引起的两个家族的纷争经过维权工作人员3个多小时的耐心调解,双方家属情绪终于稳定,接受了维权工作人员的建议,双方家属协商,娘家人暂时将受害人和孩子接回家养伤,后续问题待双方家属情绪稳定后协商处理。
家庭和睦 社会和谐
家庭是社会的基石,家庭的安定有利于社会的安宁,然而家庭暴力成为家庭和谐最大的障碍物,成为破坏社会安定团结的主要原因。家庭暴力的预防与干预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反家庭暴力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综合性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多资源参与治理。
平川区妇联通过与政府相关部门、司法机构以及社会组织协调配合,运用社会工作的技巧处理家庭暴力问题,最大限度的提升了反家暴干预效果与服务水准,为我区处理家庭矛盾尤其是涉及妇女儿童权益的家庭纠纷提供一个专业维权服务平台,既维护了家庭和睦,更促进了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