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Pc
isPad
isPhone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市县动态 >  酒泉 > 
敦煌市妇联奋进之笔绘蓝图巾帼之志谱华章
时间:2013-11-14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
   2013年,敦煌市妇联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中国妇女十一大、省十三次妇代会、酒泉市委三届四次全委扩大会和市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和妇代会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省、市妇联重点工作,按照“围绕大局抓大事,紧跟形势抓实事,立足优势抓特色,助力发展抓服务”的工作思路,找准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及其创新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把握定位、主动作为,以“奋进之笔”三件事为核心,激扬巾帼之志,凝聚奋进之力,尽好奋进之责,唱好奋进之歌,取得奋进实效,开创了妇女儿童工作新局面。  服务之笔:建立巾帼家政服务中心,打造巾帼家政服务信息平台。敦煌市妇联立足“为妇女服务、为发展建功、为和谐出力”的指导思想,对农村富余女劳动力、城镇下岗女工、有从业意向的妇女进行调查摸底,填写《敦煌市妇联巾帼家政从业人员信息登记表》近2000份,建立巾帼家政服务人员信息库,登记有就业需求的人员信息1013人,依托敦煌艺术旅游中专学校挂牌成立了敦煌市妇联巾帼家政服务中心,依托敦煌市妇联网站启动了巾帼家政服务信息平台。为推动妇女创业就业,增收致富,市妇联积极争取省妇联劳务品牌培训项目,邀请省妇联巾帼家政服务中心的翟乃越老师和十星级陇原月嫂杨静以及专业教师为月嫂、厨嫂、酒店服务3个专业的112名学员,讲授了家政服务员职业操守、法律常识、安全卫生、产妇及新生儿护理、家庭老、弱、病、残幼护理、家庭烹饪、客房餐厅服务等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通过建立培训—就业—服务的一体化机制,走出了一条以培训促创业、以创业带就业、以就业谋发展的新路子。  实效之笔:输转千名以首位产业为主的从业人员。为把推进妇女“创造新岗位、创造新业绩、创造新生活”与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相结合,围绕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项目建设和文化旅游产业、现代农业等重点产业发展,敦煌市妇联组织人力,先后对以首位产业为主从业人员进行调查摸底,建立了以首位产业为主的从业人员信息数据库。同时,深入宾馆饭店、企业单位、家政公司开展用工需求和空岗信息摸底排查工作,进一步了解掌握了我市企业的用工需求导向,为有就业愿望的妇女提供了多元化的就业信息。同时,为有效调动广大妇女参与经济社会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市妇联组织各乡镇妇联主席、城市各妇委会主任、村(社区)妇代会主任、历任妇联老领导、妇联执委和优秀妇女代表共100余人,走进文化产业园区、工业园区、光电园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进行了观摩学习,让广大妇女切身感受体验到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巨大变化,从而促使巾帼力量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姿态、更加坚定的信念积极主动的投身于我市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的火热实践中。截止目前,我市登记以首位产业为主有从业需求的人员1002人,通过巾帼家政服务信息平台提供的就业服务信息,输转女性从业人员2015人。  创新之笔:创建3个全省“妇女之家”示范点。按照省级“妇女之家”示范点建设“六有三统一”的标准,敦煌市妇联对全市64个村、社区进行调查摸底,确定基础条件相对较好、辐射功能强的沙州镇文庙社区、转渠口镇定西村、黄渠乡清水村等3个村、社区为省级“妇女之家”创建示范点。结合全市“妇女之家”建设实际情况,多措并举,高标准创建“妇女之家”示范点,制定下发了《敦煌市妇联创建省级“妇女之家”实施方案》,并多次深入基层进行调研指导,规范管理,提升“妇女之家”工作水平;强化服务,发挥“妇女之家”作用,进一步推动了我市“妇女之家”创新发展。截止目前,已完成3个省级“妇女之家”示范点的创建目标,示范点均达到“八有”,即有场所、有设施、有专人、有队伍、有制度、有活动、有资料、有品牌,“妇女之家”的作用日益显现。9月底,酒泉市妇联调研督查我市的“妇女之家”示范点建设工作时给予了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