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敦煌市妇联丰富工作载体,拓宽思路,积极探索新时期妇联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方向,通过认真思考和精心规划,于今年5月在敦煌市妇联网站正式建立运行了女性人才、巾帼家政服务人员和以首位产业为主从业人员的三大信息数据库。各类信息数据库的建立,进一步拓宽完善了妇联组织的工作职能,提高了妇联组织服务发展的能力,为推动我市“科学发展、后发赶超、率先小康”贡献了妇女力量。 多渠道储备,大力加强女性人才库建设力度。敦煌市妇联十分重视女性人才的储备工作,在女性人才储备方法和储备范围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创新。在女性人才储备方法上,既有效利用了单位推荐、群众推举、媒体介绍等多种渠道发现德才兼备的人才,又注重在各种活动中发现具有专长的女性,不断充实完善女性人才库,广泛储备各行各业、各个层次的各类女性人才。在女性人才储备范围上,我们放开视野、扩大范围,既储备女干部、女企业家、女艺术家、女科技工作者等高层次女性人才,又注重培养女专业户、女农民科技能手、女技术工人等各类基层专业人才。今年3月份,市妇联通过组织人事部门、各级妇女组织、职业院校、科研单位等渠道广泛收集女性人才信息,加大了对女性人才信息库的建设力度,目前敦煌市女性人才信息库已储备女性人才1755名(其中:科级干部129人;专业人才37人;技术人才568人;经营管理人才38人;艺术人才9人,巾帼创业致富带头人73人,“双学双比”女能手120人,其它人才781人),女性人才库的优势作用不断突显。市妇联利用各种机会向组织人事部门积极推荐女性人才,经我们推荐的女性人才,已被组织部门储备为后备干部。7月份,市妇联根据有关人选的条件和要求,从现有的女性人才库中推荐了3名女性参加了甘肃省第十三次妇女代表大会。实践证明,女性人才库充分发挥了妇联组织社会性、群众性、统战性的特点和联系面广泛的优势,为女性人才成长搭建了有利的平台,为我市妇联实施“女性人才”工程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 多方位谋划,倾力打造巾帼家政服务人员信息库。为逐步满足居民对家政服务日益增加的需求,整合我市家政服务资源,完善家庭服务体系,努力提升我市弱势妇女创业就业热情和积极性。2013年4月,敦煌市妇联联合相关单位,依托我市巾帼家政服务培训中心,针对下岗女工、农村剩余劳动力将家政服务培训内容向情感疏导、婚姻介绍、老人陪护、婴幼儿托管、家电维修等与家庭服务有关的领域拓展。截止目前,我市已开展各类家政培训达1000人次,建立巾帼家政服务人员信息库1161人(其中:厨嫂105人、月嫂46人、老人陪护28人、酒店服务486人,其它服务人员496人)。家政服务人员信息数据库的建立,不断提升了我市巾帼家政服务业的社会影响力,成为我市妇联组织承接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有效载体和开展妇女创业就业工作最具特色的工作品牌。 多领域服务,立足以首位产业为主的从业人员信息库建设。为把推进妇女“创造新岗位、创造新业绩、创造新生活”与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相结合,围绕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项目建设和文化旅游产业、现代农业等重点产业的发展,2013年5月,敦煌市妇联对以首位产业为主从业人员进行了摸底、排查、上报,并及时与市就业中心、劳务办进行数据对接,做到了数据统一化、标准化、规范化。同时,为了充分调动广大妇女参与我市经济社会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敦煌市妇联组织各乡镇妇联主席、城市各妇委会主任、村(社区)妇代会主任、历任妇联老领导、妇联执委和优秀妇女代表共100余人,走进敦煌市文化产业园区、工业园区、光电园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等14个点进行了观摩学习。截止目前,我市已建立以首位产业从业人员信息数据库1314人,输转行业主要以新型工业、文化旅游产业、现代农业为主。以首位产业为主从业人员信息数据库的建立,为助推我市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提供了一个了资源整合、信息共享的良好平台,为敦煌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半边天”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