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市妇联大力实施“巾帼先锋富民”工程,以提高妇女参与经济发展的组织化程度为着力点,创建基地、树立典型、狠抓培训,有效提升了农村妇女增收致富的能力。
一是抓培训提升自我发展能力。采取专家授课、观摩交流、女能手宣讲等方式,以课堂学理论、基地强实践的双向培训形式,组织妇女学习农业科技新技术,推广应用新品种,进一步增强创业致富的能力。全市各级妇联依托妇女科技培训学校,开展各类农业科技、实用技能和创业知识培训416场次,培训农村妇女2.6万人次,提升了广大妇女的创业能力。
二是抓创建提高组织化程度。制定市级巾帼示范村、巾帼农业示范基地创建标准,依托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新建市级巾帼示范村10个、巾帼农业示范基地10个。充分发挥基地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全市共创建巾帼示范村29个,巾帼农业示范基地42个,培树双学双比女能手547人,巾帼创业致富带头人360人。积极推广“妇代会+协会+农户”、“基地+经合组织+农户”等产业发展模式,组织起来经营,共同防范风险,有效提高了农村妇女产业化、专业化、组织化程度。2013年,全市新建妇女经济合作组织7个、参与妇女317人,新建妇女专业合作社11个、参与妇女608人。
三是抓就业拓宽增收渠道。以“陇原月嫂”培训基地建设为契机,开展家政服务市场调研,建立巾帼家政服务人员信息库,积极推行“就业培训+市场运作(企业)+上岗服务+跟踪回访”的模式,延伸培训链条,通过“组织起来、定向培训、提升素质、输转出去”的形式,探索出一条新型就业指导模式,极大增强妇女就业创业信心。全市共开展家政服务培训78期、培训4930人,为50名妇女颁发“陇原月嫂”合格证书,并介绍6人成功上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