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市妇联系统扎实推进“六五”普法工作
“六五”普法工作开展以来,庆阳市妇联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维权”的工作方针,发挥组织优势,立足妇女实际,积极开展了妇联系统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切实提高了广大妇联干部和妇女群众的法律素质和依法维权能力,为推进依法治市、建设平安和谐庆阳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强化组织领导 靠实工作责任
全市各级妇联组织把妇女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作为本职工作的主要内容,纳入了重要议事日程,工作中做到了组织领导、目标责任、督促检查“三个到位”,市妇联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和各县区妇联主席为成员的的庆阳市妇联系统“六五”普法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指定专人办理具体业务。制定下发了《全市妇联系统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第六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明确了全市妇联系统“六五”普法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工作方法、实施步骤和保障措施。为了使全市妇联系统“六五”普法的各项工作任务真正落到实处,市妇联分年度制定了普法工作计划,不定期对基层妇联普法工作进行指导、督促,年终与其他工作一并进行检查考核,确保了普法宣传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广泛宣传教育 营造浓厚氛围
为了切实提高广大城乡妇女的法律素质,全市各级妇联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一是组织妇女干部学习法律知识。市妇联制定了年度学法计划,把学习法律知识纳入了日常学习计划,发放了《“六五”普法教材》,采取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先后学习了《宪法》、《民法》、《刑法》、《婚姻法》、《继承法》、《劳动法》、《经济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法律法规,年终统一查阅学法笔记,每年按时参加法律知识考试,切实提高了妇联干部的法律素质和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能力。二是开展法治教育陇原行活动。全市各级妇联组织以“建设法治庆阳 巾帼在行动——法治教育陇原行”活动为依托,采取法官、检察官、律师以案释法的形式,通过突出事关妇女儿童切身利益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法律知识的普及和落实,开展了贴近生活、贴近家庭、贴近妇女的普法宣传和维权服务,使妇女群众在一个个生动的案例中增进对法律知识的了解,感受了司法的公正。依托“妇女之家”,积极配合司法部门实施了普法“五个一”工程,面向妇女群众开展了法律法规知识宣讲,传播了法治文化,提高了妇女群众的法律意识。三是组织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全市各级妇联组织以“法律七进”活动为载体,充分利用“3.8”维权周、“6.1”儿童节、“6.26”禁毒日、“12.4”国家宪法日等有利契机,联合综治、公安、司法等相关单位,以学习宣传《宪法》、《妇女法》、《婚姻法》、《未成年保护法》、《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等法律法规为重点,通过悬挂横幅标语、展出宣传版面、出动法律宣传车、设置咨询台等多种形式,着力抓了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进宗教场所,先后共发放宣传资料10万余份,为群众提供法律法规咨询服务2000多人次。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妇女“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了良好的法治氛围。
创新工作载体 依法维护权益
全市各级妇联组织不断更新观念,拓宽思路,创新载体,全力维护妇女合法权益,全面推进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深入开展。一是建立健全社会化维权网络。各级妇联积极协调争取,依托人民法院挂牌成立了妇女维权合议庭9个,有9名妇联干部担任人民陪审员,参与典型案件的审理。依托司法部门建立妇女维权中心9个,乡镇维权站116个,村级维权点1261个,实现了市县乡村四级维权网络全覆盖。与此同时,市县区妇联开通了12338维权热线,为妇女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维权服务。二是发展妇女信访代理员。组织动员人大女代表、政协女委员、离退休女干部、村妇代会主任等共1318名担任妇女信访代理员,她们向当地群众宣传党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引导群众通过正常渠道依法信访,增强了基层妇联化解信访矛盾和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三是认真接待来信来访。研究制订了《庆阳市妇联办理群众来信来访工作规定》,规范了接待来信来访工作流程。据统计,2011年至目前全市妇联系统共接待来信来访800多件(次),接待处理率达到100%,做到了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切实维护了妇女的合法权益。
发挥职能优势 推进法治建设
2011年以来,全市各级妇联组织以“平安和谐庆阳”创建活动为载体,发挥妇联组织优势,立足妇女工作实际,全面推进“六五”普法规划的实施。一是“平安家庭”创建工作常抓不懈。开展了各具特色的学习型、和谐型、低碳型、廉洁型等为主要内容的平安家庭评选活动,充分发挥了活动教育人、熏陶人、鼓舞人的作用。五年来,通过村(社区)、街道(乡镇)、县(区)层层培树推荐,全市树立了“平安家庭”户100000户、“平安家庭”示范户500户、“平安家庭”示范村50个,省级“平安家庭”示范户80户。二是法律知识进家庭全覆盖。利用家庭这个主阵地,组织开展了以家庭为单位的法律知识测试,实现了法律知识进家庭全覆盖,进一步深化了家庭成员法治宣传教育,强化了妇女维权服务,推动形成了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三是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建设进乡镇。县乡妇联普遍建立了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推进了妇联系统大调解工作体系建设,先后调解婚姻家庭、劳动保障、财产权益等各类矛盾纠纷300余件,与此同时开展婚姻家庭法律法规普法宣传,提供维权咨询服务和相应的法律援助,及时将各类婚姻家庭纠纷化解在基层萌芽状态,夯实了婚姻家庭矛盾纠纷“第一道防线”,促进了家庭成员关系和谐发展,全面推进了法治庆阳、平安庆阳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