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联主席的感悟与收获
临泽县妇联主席 李燕敏
从2001年接任县妇联主席至今已经有10个年头了,在这10年里,我既面对了开展工作的困难和压力,又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和快乐,品尝了妇联工作的酸甜苦辣,使我真正体会和感到在妇联这个舞台可以尽情挥洒热情与活力,可以尽情释放智慧和能力。10年前,我立下了自己的座右铭:用爱心和温暖诠释妇女工作的内涵,用真情和激情昭示奉献的真谛。如今的我依然如故,在务实工作中享受成功,在敬业奉献中感受快乐。
“人生如棋,落子不悔”,靠执着信念引领事业发展。从物价局局长到妇联主席,我原以为可以很轻松地驾驭妇联工作,可以在这一宽广的舞台上长袖善舞,可是融入到这个大家庭才知道,妇联工作面很广,工作内容很丰富,工作头绪很多,而且面对的是事情多、难题多、责任多、人员少、经费少、权力小的难题,时不时遇到的不是遭遇家庭暴利、生活困难求助的妇女,或是被子女虐待生活无望的年迈老人,就是受传统影响不愿出门参加培训和活动的妇女,面对她们一行行期盼的泪水,一张张冷漠的表情,如何当好全县7万多妇女的娘家人呢?我认为我们满怀对妇女事业的热爱之情,服务大局,无私奉献,开拓创新,争先进位,我们新一代的妇联干部才能脱颖而出,我们妇女姐妹才能享受阳光雨露,我们的社会才更加和谐,我们要以赤子的情怀、竹子的品格、钉子的精神、轮子的状态为妇女群众服务,创造一流的妇女工作业绩。
“学以增智,学以长才”,靠完善自身促进事业发展。不断变化的工作经历,培养了我善于学习,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接任县妇联主席后,我把建设学习型妇女组织,培养学习型妇女干部作为做好新时期妇女工作的重要保证,不断更新学习理念,拓展学习领域。针对基层妇女干部思路狭窄、素质不高、业务能力不强的实际,积极向组织部门建议,争取将妇女干部的培训纳入全县干部培训规划之中,坚持每年举办一次全县妇女干部培训班,积极协调,多方创造机会组织乡镇、村妇女干部外出学习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先后举办妇女干部培训班8期,受训妇女干部达1000多人次,组织160多名基层妇干和女能人分别参加省、市妇联的培训和外出考察学习。先后3次筹集资金组织100多名优秀妇干赴苏杭、广州、深圳和全国妇女干部培训基地-陕西杨棱现代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观摩学习,开阔了妇干视野,拓展了妇干工作思维。与此同时,积极培养推荐各级妇联干部,将综合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干部推荐到组织部门,先后有12名优秀妇联干部走上了领导工作岗位。不断健全完善科技培训、服务、示范三大网络,依托农村妇女学校、远程教育信息网和巾帼致富小额信贷培训基地,围绕现代设施农业、奶肉牛养殖等主导产业,组织妇女广泛开展科技培训、观摩学习、经验交流等活动,2002年建成全省妇联“科工贸一体化”培训基地,使95%以上的女劳力接受了培训,农村妇女在参与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支柱产业,种植高效经济作物的广度和深度上实现了新的飞跃。在抓学习、培训的同时,注重妇女基层组织建设,健全各级妇女干部队伍,止目前,女性进村“两委”班子的比率达100%,100%的乡(镇)、村、社区建有妇女活动阵地,53%的社建起了妇女活动室或妇女之家,配齐了电教设备和文化娱乐设施,各项规章制度或上墙、或入册。积极探索在“两新”组织中建立妇女组织的新模式,现已在符合条件的7个“两新”组织中组建了妇委会(妇女小组),实现了妇女工作与党建工作的同步发展。
“敬业奉献,真诚服务”,靠务实工作推动事业发展。作为一名妇联主席,是全县各级妇女干部的带头人,更是全县妇女的榜样,俗话说的好“群雁高飞,功在头雁”。如何履行好“党政所急、妇女所需、妇联所能”的工作定位?如何发挥好妇联组织联系党和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如何实践好发动妇女、组织妇女、凝聚妇女、教育妇女的职能作用?如何当好党和政府的参谋和助手?这是对一名新时期妇联主席的深层考验。我认为妇联组织只有在服务经济工作大局中找准定位,组织妇女发展经济,增加收入,提高地位,开展符合妇女特点的各类活动,才能实现妇女工作的与时俱进。要在“联”字上下工夫,“家”字上做文章,维权上求突破,创新工作体制机制,以协调争取支持,凝聚力量,拓宽工作领域,改善工作环境,不断探索寻求妇女工作与党政工作、群众工作的结合点和切入点,通过“两牵手一扶持”(即:科技牵手、项目牵手、资金扶持)活动和“和谐家庭”创建活动,使全县妇女儿童事业在前进中不断创新,在探索中不断发展。2001年刚上任不久,临泽县被国务院确定为“两个纲要”示范县。作为全市唯一的示范县,在时间紧、任务重、没有任何模式和经验遵循的情况下,我积极协调,成立了县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两纲”专家评估组等机构,研究制订了《临泽县2001-2010年妇女、儿童发展规划》,逐步完善了妇儿工委专题会议等6项制度。2002年争取将每年1万元的妇儿工委办公经费列入财政年度预算,并逐年增加,到2009年达到3万元。维权是妇联工作的重头戏,面对每一位来访者,我都认真听她们的诉说,耐心开导她们,面对家庭暴力、不赡养父母的情况,亲自到家中进行说服教育,必要时帮助来访者通过法律手段维护她们合法权益。作为一位母亲,我更能理解单亲特困母亲、贫困妇女无奈的心情,更能读懂孩子期盼的眼神。为了帮助失辍学女童重返校园,我深入基层开展失辍学女童的情况调查,为失辍学女童争取“县长教育基金”,组织动员各乡镇妇联开展“手拉手,献爱心,为贫困学生捐资助学活动”,主动争取省妇联“春蕾爱心行动”的救助。几年来,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先后为728名贫困女童,救助学费14.6万元,捐衣物、学习用品2000多件,极大地推动了“春蕾计划”的实施。同时,建立了四所省级“留守儿童”之家,配备了电视、电钢琴、DVD、篮球、足球、跳绳、跳棋、图书等价值8万元的配套设备,丰富了留守儿童的生活。争取省妇联“蓝天春蕾小学”项目资金40万元,修建面积为2426.68平方米的新华镇蓝天春蕾寄宿制小学一所。每年年底,我都积极向县民政、工商、国税、人口委等部门协调争取资金对单亲特困母亲、贫困妇女、留守儿童、孤儿进行走访慰问,对她们送去“娘家人”浓浓的关怀。
“开拓进取,创新实干”,靠积极作为加快事业发展。为打破制约妇女工作的资金瓶颈,将争取并实施好“巾帼致富小额信贷”和“妇女小额担保贷款”项目作为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调动广大妇女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和落实县委关于农民增收重点工程行动计划的有效途径,两年投放巾帼致富小额贷款270万元,并实行全额贴息,受益妇女达400多人,2009年,县妇联被省妇联表彰为“全省巾帼致富小额信贷工作先进集体”。通过积极争取,临泽县又被确定为“全省妇女小额担保贷款”项目试点县之一,研究制定了《临泽县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实施方案》及《资金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完善贷款流程和审批程序,将贷款投放与“双学双比”、“巾帼示范村”、“和谐家庭”示范点有机结合,重点扶持培育现代设施农业示范点、高原夏菜、供港出口蔬菜等高效作物及乳肉兼用型奶肉牛养殖小区等大规模、高标准的“妇”字号基地,目前,全县妇女小额担保贷款额度已达3.7亿元。先后争取并实施了“妇女科技培训”、“巾帼致富小额信贷”、“蓝天春蕾小学”、“母亲健康快车”、“巾帼示范村创建”、“单亲特困母亲和贫困女童救助”等项目,累计资金达400多万元。在项目资金的扶持下,组织广大妇女开展以“比、学、赶、帮、超”为主要内容的“共同致富赛”,引导广大妇女走创业发展、强村富家的路子,使广大妇女正真成为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积极引导广大妇女走“和谐发展”的路子,立足“和谐社会从家庭抓起,和谐家庭从女性做起”的工作思路,把“和谐家庭”创建活动同“十星级文明农户”、“五好文明家庭”、“巾帼示范村”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机结合,不断创新活动形式,深化活动内容,全县共建各具特色的“和谐家庭”示范点32个,先后建成全国“美德在农家”示范点和全国“巾帼生态文明新村”各一个。“和谐家庭”创建已成为全县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特色活动。
作为一名“老”妇联干部,我怀着对妇女工作的热爱和对妇女儿童高度负责的精神,大胆创新,锐意进取,以真诚之心营造和睦友善的工作环境,以实干精神鼓舞带动全县妇女干部,用人格魅力协调社会各方力量,全县妇女工作步入了省、市先进行列,临泽县妇联先后被全国妇联命名为“全国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先进集体”、“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妇联‘双学双比’先进集体”和“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县”,被省妇联命名为“全省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先进集体”、“全省妇联系统信息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县”和“全省巾帼致富小额信贷工作先进集体”,我个人也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妇女干部、全省“巾帼建功”标兵、全省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先进个人和全市“十佳”妇女工作者等荣誉称号。我认为“人的能力有大小,关键是看责任心和善于学习的进取心”。从事妇联工作多年,使我学习到了不少新知识,掌握了不少新方法,拓展了视野,锤炼了思想,陶冶了情操,感悟了人生价值,体现了社会价值。作为一名女性,我们承担的社会角色很多,发挥的作用各不相同,但是,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在工作岗位,我们都要自立自强,自尊自信,做一名有知识、有修养、求上进的现代新女性,这样,生活就会因我们而美丽。面对全县妇女工作的喜人成绩,我感到了成功的骄傲;面对妇女姐妹灿烂的笑容,我感到了收获的欣慰;面对妇联这个工作岗位,我感到由衷的敬佩和喜欢,我自豪我是一位妇联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