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区关于开展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和特困群体关爱服务行动精神,做到有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深入推进乡村振兴。近期,甘州区三闸镇妇联结合乡村振兴“岗位大练兵、业务大比武”活动,把开展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和特困群体关爱服务行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实践载体,以实事践初心,以服务暖民心,建立“四张清单”,以科学精准,高效有力的措施,切实将关爱服务行动做细、做深、做实,提升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强化帮扶责任,建立“长效清单”。坚持把开展关爱服务行动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实践载体,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完善全镇“三留守”人员帮扶联系制度和各类人员的关爱服务行动计划,确保留守老人享受到儿女般的亲情、留守妇女减轻生活压力、留守儿童感受到党委政府、学校和结对帮扶干部的关心爱护,特困群众生活质量有所提高。定期召开关爱服务行动推进会议,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问题,进一步细化任务分工,靠实工作责任,确保关爱服务行动行有目标、抓有举措、干有成效。
摸排帮扶对象,收集“需求清单”。结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大排查”工作,按照“镇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人”的原则,组织镇村党员干部扎实开展走访排查活动,对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和困难群众生产生活情况、身体状况等情况全面核查,逐户摸排冬季用电、用煤安全隐患,了解他们生活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和具体需求,摸清底数建立需求清单和工作台账,制定具体帮助措施,有针对性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同时做好基础信息管理,实行一人一册,并及时进行动态调整与信息台账更新,随时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为做深做实关爱服务行动提供了精确参考和依据。
集结帮扶力量,组建“队伍清单”。为解决好“怎样关爱”的问题,制定关爱服务行动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关爱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和时间安排,建立由镇机关领导干部、爱心妈妈等组成的包抓体系,对112名关爱服务对象实行结对帮扶,以平日联络、每月走访、重大节日献爱心等方式进行帮扶。聚焦困难群体需求,逐项逐件解决到位,切实补齐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短板弱项,不断增强老、小、特、困群体服务力度,将党和政府的温暖传播到每个角落,温暖到每一个需要帮助的特殊群体。同时,各村也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领航作用,均成立了一支以村党支部书记为队长,村“两委”为主体,村内党员、村医、在外成功人士等为成员的关爱服务行动志愿服务队。
把握舆论导向,落实“政策清单”。以入户走访为契机,与他们面对面拉家常、交心声、谈发展,向他们宣传惠民政策,为他们帮办解决一些“急难愁盼”问题,让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和特困群众老有所养、幼有所教、困有真帮。同时,充分利用微信群、标语条幅等平台资源,结合疫苗接种、两费收缴、人居环境整治等中心工作,大力宣传开展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和特困群众关爱服务行动的重大意义,将关爱行动的声音不断扩大、视线不断延伸,不断提高广大群众对政策的知晓度,引导全镇广大党员干部、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参与到关爱服务行动中,构建全民重视、全民支持、全民参与关爱服务行动的良好格局。
实施帮扶计划,列出“服务清单”。针对留守老人,建立结对帮扶机制,由村社干部定期到留守老人家中问候和代办有关事宜,并从卫生院抽调专人组成医疗志愿者服务队,在全镇各村开展真情关爱“三留守”人员健康义诊志愿服务活动;针对留守妇女,动员广大妇女参加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增加劳务收入,并积极开展妇女“两癌”筛查,有效保障广大妇女的身体健康;针对留守儿童,组织巾帼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开展送日常关爱、送心理帮扶、送家庭教育、送暖心慰问等活动,为困境留守儿童筑起“爱的港湾”。针对特困群众,精准落实大病救助、临时救助、残疾人“两项补贴”等政策,确保应纳尽纳、应扶尽扶。
下一步,该镇将常态化开展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和特困群众关爱服务行动,探索新思路、新方法,把关爱行动同惠民、利民、便民结合起来,用心用情用行动解决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真正做到健康成长常相伴,生活困难有帮扶,晚年生活有依靠,努力让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和特困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徐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