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健康成长,高台县妇联从自身工作职责出发,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唱好“一二三四”歌,切实做好留守儿童关爱工作。
“一”就是心怀一颗“慈母”心。通过在全县范围内全面摸底,妇联干部与全县特困家庭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留守儿童结成帮扶对子,以一颗“慈母”心为留守儿童提供帮助和关怀,结合“六一”、留守儿童生日等特殊节日,开展各类帮扶关爱活动,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 “二”就是依托两个主阵地。充分发挥县、乡、村妇联组织和留守儿童之家两个主阵地作用,对留守儿童逐人建立亲情关爱档案,建立留守儿童与关爱组织信息对接制度,设立“心理咨询室”、“倾诉信箱”、“视频聊天室”、“宣泄室”等综合活动室,让留守儿童的心里话有地方说,委屈有地方诉,心结有地方解,真正把校外之家办成留守儿童幸福生活的家园,求知强能的学园、健康成长的乐园、茁壮成材的摇篮。 “三”就是织好三张“关爱网”。开展留守儿童全面集中排查,彻底查清留守儿童数量、构成、特点、家庭状况等基本情况,坚决做到不漏一户、不少一人、不留死角,织好全面摸底网;积极动员和凝聚社会力量参与留守儿童关爱服务,通过城乡低保、临时救助、慈善关爱、儿童福利等综合性救助政策措施,对符合条件的一律实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织好救助帮扶网;建立健全与留守儿童谈心制度,在学校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让他们通过教师和集体的温暖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织好心理关爱网。 “四”就是营造四大环境。立足各自家庭实际,通过留守儿童与父母互通信息,畅通留守儿童倾诉亲情、增进感情,宣泄情绪渠道,帮助营造家庭温馨环境;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发扬乐善好施,扶弱济困的传统美德,让留守儿童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努力营造全社会关爱留守儿童的温情环境;通过在学校建立定期谈心、帮扶、交流制度,规定从安全、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予以帮助照顾,减少留守儿童心灵的孤独和寂寞,在学校营造舒心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各级妇联组织、妇女群众的优势,成立“爱心妈妈”、“代理家长”等团队,开展定期不定期的关爱活动,帮助拟补缺失母爱,解决生活难题,营造巾帼关爱温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