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县宣化镇通过土地规模流转搭建妇女创业平台,一些脑子活、懂技术、会管理的“技术女工”成为了家庭农场的“香饽饽”。
这几天,正是制种西瓜授粉关键期,在宣化镇宣化村的100多亩连片瓜田里,清一色的“娘子军”搭手结对,传花授粉,细工慢活地展示着各自的手艺。52岁的站南村八社村民夏玉凤,因为授粉技术好,成了各农场主们抢手的“技术工”,为了方便照顾偏瘫在家的公公,夏玉凤选择了离家较近的宣化村打工,尽管这样,她每天的工资都要比新手多二、三十块。“前几年我一直种瓜,掌握了授粉的技术要领,来这里打工手也不生,传下的花粉坐果率比较高,老板对我们这些人给的工资也比较高”。夏玉凤边授粉边对记者说。
近年来,宣化镇注重乡土科技人才的培养,通过土地流转、规模种植、技术培训等实战演练,一些学到一技之长的“技术工”脱颖而出,成了农民增收致富的领跑者和家庭农场主们抢手的“香饽饽”,农闲务工市场也逐步由苦力型向技术型、零星务工向固定、定向务工转变。该镇5200多名有劳动能力的妇女,95%都掌握了1至3门实用技术,每年可增加收入1100万元。